博客年龄:19年5个月
访问:?
文章:1727篇

个人描述


以博客的形式,写一部《并非我一个人的故事》。写自己,是写心路的蹉跎;写他人,是写时代的颤栗。在历史的面前,我献上的是一束圣洁的鲜花。
本博所发表的文章均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花果山戏说猴

分类:我的游记
2021-01-23 10:06 阅读(?)评论(0)

 儿时做过一个梦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梦,说我在空中迈开两条小腿,没有多长时间就来到了孙悟空的出生地花果山。只见花果山仙雾缭绕,流水潺潺,绿色葱茏。仙山的周围都是无边的海水,我三十岁才和海有过遭遇,彼此相见时,一点都不陌生,原来在很小的时候就在梦里相会了。不同的是三十岁见到真正的大海时,已经知道了那只是个海而已,儿时梦里见到的海,那是东海龙王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都说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我小小的年龄好端端地跑到花果山去干什么?那里来的灵感?大半辈子过去了,今日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我能听懂部分人类语言的时候,就知道了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故事,知道了孙悟空是花果山一块石头的后代。

我们小时候非常的愚昧,根本不知道我从那里来,我要到那里去。既然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我的小名也叫石头,莫非我也是石头的后代,从小就喜欢思考的我,就有了这番奇思妙想。

白天想就想了,夜晚乘着梦境跑花果山干什么?去寻梦?这个是中国人的根系所在。孙悟空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儿童心理的超级大咖,说不定我还和孙悟空沾亲带故呢。中国人这种喜欢去往日的岁月蹭一点荣光的心里在我童年时代就展露无遗了。

现在很多人喜欢高歌曾经的盛世,什么大秦帝国了,什么大元帝国了,什么大清帝国了。殊不知他们在那些朝代的前世渊源,几乎不可能是权高位重,手握杀生大权的统治者,而是秦始皇铁骑下的六国怜民,是大元帝国的南民,是大清入主中原时那个留发不留头的那个大明朝的遗民。

现在想想在千万次灵魂的轮转途中,即便我曾是孙悟空时代在花果山的一个猴子,太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什么首脑级别的猴,极有可能就是守守山门,搞搞巡逻的小猴而已。这种角色或许造就在天兵天将来犯时,被哪吒的风火轮嗖一下就给烧死了,即便不死,在孙悟空被观音诏安前往西天路上,早被那些来花果山寻仇者给杀猴灭口了。

儿时的梦既不可能光辉灿烂,也不可能长篇大论,留下一个泡沫般的记忆依然是很神奇了。然而,由于那时大脑除了原始的本能遗传外,很少有今生的俗事渗入,那时的梦传递点天书一类的信息也说不定。就那我自己认为的我的先祖是块石头,肯定是要比那些把自己的先祖认作猴子的人不知超越了多少个时代。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生命初始只是个单细胞的生物而已。根据这条线索,人们对那个单细胞生物,诸如什么什么病毒在地球上的出现有过许许多多的猜测。以愚所见,那些病毒很可能被万能的上帝赋予了特殊的使命,藏在巨大的陨石中,从宇宙的黑洞里嗖一下子落在地球上,哗的一下子就蹦出了人间万物的初始状态。

                      连云港有个花果山

在知道与孙悟空有牵系的那个花果山就在连云港市后,就曾有过去那里重温旧梦的冲动,这个冲动一直延续了好多年,终于在二十一世纪初才有了前往连云港的机会,而且,一发而不可收,一年之内竟然三次前往,每次都有在周边幸福观光的机会。

连云港市南郊,峰峦绵延,其中一山,名孔望山,与 “孔子问官于郯”典故有关。据说,秦始皇派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到海上寻仙丹,出发地点很有可能就是孔望山下的大海边。

连云港东北滨海处,有一小山,原为海中小岛。秦汉更迭之际,有一个叫田横的人率五百人来此避难。后来,田横在前往长安接受招安途中自杀而亡,消息传到这个海岛上,随田横来此的五百多人全部自杀而亡,从此,这个小岛就被涂上了“忠义”的色彩。

关汉卿所著的《窦娥冤》,不知赚取了多少古人的眼泪。窦娥的原型就是连云港历史上的东海孝妇。与东海孝妇的故事相比,窦娥之冤更加人抛泪。,窦娥被问斩时正值六月,天降大雪,继而三年大旱,让那些浑噩之人受尽了苦头。

                      游览花果山

连云港纵有诸多可去游之处,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花果山。连云港的云台山连绵三十多公里,有一百三十六座山峰,花果山位于其中。

花果山原在大海之中,清康熙年间才与海岸相连接。

置身于花果山,所有的景物,都用了《西游记》中的名字。最神奇的当属水帘洞了,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连云港的朋友告诉我,这就是孙悟空当年的下榻之处,我隆重地点头认可,心里却在嘀咕,孙悟空都是杜撰的,这洞岂可相信。

二龙洞附近,有一高七米大石头,中开一缝,夹着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刻“娲遗石”,据说孙悟空就是从这个石缝里蹦出来的。想当年,这石猴,一出世就非同凡响,目运金光,射冲斗府,惊动了玉皇大帝,赶紧派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探究竟,才惹出了大闹天宫,及其五百年后保唐僧西天取经的好戏。

花果山上的老君堂、仙人桥、南大门、唐僧家世碑、懒汉石、一线天、九龙桥等众多景点,都是《西游记》的副产品。隋唐以来,佛教、道教徒们在这里和谐发展,寺庙宫殿遍布群山。三元宫中的“遥镇洪流”乃康熙皇帝御笔,是他下江南返京途中,派太监来此进香时所赐。

我等一行登上玉女峰时,正是入春时节,花果山一派新绿。极目远眺,山中有山,峰外有峰,古刹亭台,时隐时现,海浪滔天。

                   在花果山戏说猴

花果山上有好多活蹦乱跳的猴子,不知道它们夜晚住在那里,反正不住在水帘洞。今天的猴子,与孙悟空时代的猴子没什么两样,最大的变化就是除了在人前卖弄风骚,就是抢夺路人手里的食物。

不知为何,我所见过的动物中,除了不喜欢蛇和黄鼠狼外,最不喜欢的就是猴子了,上蹿下跳,尖尖的嘴巴,即便是蹒跚学步的小猴,一点蒙蒙的样子也没有。

尽管我对猴子一万个不喜欢,对那些那猴子不当祖先看待的耍猴人更是憎恨。曾经的年代,以耍猴谋生的人极多,城市和乡村的大街小巷中经常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

小时候看到猴子表演,一般都是穿着人类衣服的猴子,最大的本事只是跳跳铁圈,翻个筋斗而已。据说今天的猴子表演,早已上升到人猴大战的水平。一群猴子不堪受辱,联合起来向耍猴人造反,打他的脸,抓他的鼻子,扯他的耳朵与头发。忍无可忍的耍猴人最后掏出手枪,猴子们立马应声倒地。其实,这都是人猴合谋的鬼把戏,艰难的求生环境让他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在要钱不要脸的今天,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赏钱,耍猴人必须无所不用其极,于是,公猴和母猴尻尾交合的场面,也被搬上了猴子表演的舞台。

好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街头巷尾的猴戏早已是昔日的黄花,美女帅哥横行的天下,谁还会把猴子当回事。即便是我本人千里迢迢来到花果山,也只是为了看看那块集天地之灵的石头而已。

  最后修改于 2021-01-23 13:33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