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张家界土司城市土家族最高首领土司王居住过的地方,是土家人祭祀、节庆的圣地。城内九重天吊脚楼,及其上演的“千人茅古斯”于2002年一并载入了世界吉尼斯记录。 35号导游,地地道道土家族小阿妹,小巧、大方、活泼、漂亮,口齿伶俐,满面春风。我一路上对导游不甚满意的情绪一扫而空。去西藏看布达拉宫,到北京看故宫,来张家界看土司城。一国两制的故事在这里已是传说,35号导游的解说就这样叮叮咚咚地开始了。 土司城到处都是民风民俗的展示,头饰服饰、蜡染、织锦、银饰品、奇石、根雕比比皆是。土司城堡、摆手堂、土家山寨、垕王宫,均为土石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玲珑雅致。所有的木质结构,没有一颗螺钉,古人建筑之精湛,令人叫绝。冲天楼,依山而建,气势恢宏,楼高48米,九重十二层,曲径回复,独具匠心,来此参观的游客,无不为这座九重天吊脚楼拍手叫好。尤其是从九重天的楼顶,蜿蜒而下的一条石龙,雕刻得惟妙惟肖,不仅仅是个美丽的装饰,还是这里的排水系统。 依楼而上,土家族的风物人情扑面而来。背篓是土家人主要的载物用具,如沙漠骆驼,江河舟楫,宋祖英的一曲《小背篓》,不知感动过多少人。男人好战,女人好色的土家族风情,在这里一目了然。刀枪剑戟不必细说,女人的织锦非常艳丽。美女不织花,不如不养她,土家族女孩7-8岁前开始织锦,12岁开始自己织嫁妆,婚后一旦与丈夫离婚,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是自己织的嫁妆必须带回。来 眼前的这座土司府已经住过15代土司王,历经286年。土司的女儿叫官姐,有独立闺房,清幽典雅。土司王有时兼具大巫师的角色,握有生杀大权,以及成婚女子的初夜美事。因为土司王的维稳手段比较强硬和毒辣,其辖地一般比较安宁,法度严厉,才可夜不闭户;女人放蛊,离婚率极低;用歌声求爱,既浪漫又节俭。 银饰品是每一个导游都要费尽口舌,极力推销的产品,为了给这个天性可爱的小导一个美丽的回报,我出钱为我的女儿买一个的上等白银制做的小口哨。如此榜样的作用,同行的几位女士也都争相购买了相应蜡染服饰,一路走来,美丽的小导已是收获满满。 高楼之上,供奉着大明王朝时代的9名土家族抗倭名将,他们的故事让我心生敬仰。这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张家界土家族的祖先百濮、庸人及巴人,早在黄帝时代,就已参与 人类最古老、最壮观、最残酷的逐鹿之战,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牧野之战。这是一个彪悍、刚烈、嫉恶如仇的民族,这样的精神,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早在明朝开国之初,日本商人和狼人纠合起来的海盗集团,就开始对中国沿海进行武装骚扰。到了明世宗时,由于奸佞当道,朝纲不振,海防废弛,军队腐败,将士怯懦,一触即溃,致使倭患越演越烈。中国的辽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等地,土地被占,城市沦陷,人民惨遭倭寇蹂躏。 嘉靖三十三年腊月,三万多永定、九溪卫城的湘西土家青年被派往东海一线清剿倭寇。土家将士不要朝廷分文粮饷,前方将士浴血拼杀,后方土民日夜兼程,运送粮草。那是怎样的一番壮丽景象,平时不为世人熟知的土家军民,上演了一场长达四年之久保家卫国运动,赢得了抗倭战争的伟大胜利。多位土司王战死疆场,成千上万的土家男儿抛尸异乡。 九重天的最高处,供奉着土家人世代祭奠土家英雄覃垕,又是一个慷慨悲壮的故事,把我们带到久远的岁月。元朝末年,茅岗土家族领袖覃垕,联合九溪十八洞万余人,响应徐寿辉、陈友谅红巾军提出的“催富益贫、不杀不淫”的号召,举起反元的大旗,杀下七年寨,攻占慈利城。 元末大起义,胜利果实最终落到了朱元璋一人之手。1364年,覃垕在慈利接受朱元璋的招抚。明洪武三年,湖广地区遭受特大旱灾,加上无穷的徭役,以及明王朝的清乡运动,将老百姓逼上绝境。本就对朱元璋大杀功臣不满的覃垕,新仇旧恨,让他再次举起义旗,联合澧州、辰州、及九溪十八洞蛮,争城夺地,先后攻下慈利、石门各县。 恼羞成怒的朱元璋御驾亲征,七个候级的将领统兵八万,覃垕以一万五千土家起义军英勇抵抗。首战慈利覃垕城,再战百丈峡,三战大庸肖家峪,四战茅岗七年寨,杀得敌人丢盔弃甲,尸横遍野。最后,明军将起义军团团围困在茅岗七年寨。 七年寨保卫战在呐喊声、惨叫声、炮火轰鸣声、刀剑撞击声中进行。无奈的明军以高官厚禄为诱饵收买了覃垕的姑爷和保镖,坚守120天的七年寨最终告破,一万多坚守的土民全部战死,无一生还。七年寨之战,明王朝动用了“一公五侯”,15万兵力,3万多官兵死于战争,全国近100万人卷入战争,耗资数百万两白银。覃垕被押至南京,在朱元璋的亲眼瞩目下,被凌迟处死,10万人以看客的身份,幸灾乐祸地围观了那场灭绝人性的千秋酷刑。 覃垕死后,石门人覃添佑因协剿覃垕有功入主茅岗土司城,授茅岗安抚使,称了茅岗覃氏土司之鼻祖,世袭13代,363年。覃垕死后尸骨无存,但他英魂不散,一直都是土家人心中的战神。从土司城以覃垕的香火最为浓烈,覃垕故事最为宏大的布局来看,他在土家人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如今的七年寨已经改名为天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区,那里古木萧森,群山连绵,许多以覃垕命名的景致很难将人们带到那个热血冲天的年代。人们到此游玩,更多的是寻求养眼的美景,青松的意境,只有我这样对历史深抱同情的人,或许还会在这里留下一笔缠绵的回望。 离开九重宫,青松的心情一下子沉甸甸起来,广场上的飞刀、甩刀、三棒鼓、茅古斯、上刀山、走火海的表演,已经对我没有更大的诱惑,捧着这份沉甸甸的心绪,踏上前往武陵源的行程。
阅读(?)评论(0)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