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志正文
|
||
南山位于镇江市区以南5里左右,那里是中华文化浇灌出来的风水宝地,群山逶迤,名胜古迹举目皆是。历史上,很多文人学者或隐居或暂短逗留于此,令这片山林一直被中华优秀文化的雨露滋养着。 镇江的南山由大大小小十多个山峰组成,每个山峰都有自己的名字。招隐山就是其中之一。此山因招隐寺得名,如今寺院早已不在,只剩下了一个写有寺名的牌坊,还有一副“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藏公”的对联。 正是这幅对联将这里的历史停留在东晋南朝时期,那是古琴家戴rong生存的年代。东晋的八王之乱,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大规模人口迁徙,史称“永嘉丧乱”。此后三个世纪中,战乱频发,生灵涂炭。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批有一批名士为求自保,纷纷选择遁迹山林。镇江距离南朝健康(南京)近在咫尺,这里的南山如同世外桃源,吸引大批的文人雅士的目光,正是他们的到来,中华文化的涓涓细流从这里流淌而出,悠扬婉转的山水轻音也不时地回荡在山谷之间。 名士戴奎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古琴家,他不愿做官,领着儿子戴rong两兄弟来到镇江的南山。东晋宰相谢安曾与戴奎相交甚好,经常来这里谈文说。戴rong继承了父亲的艺术才华和隐士风范,他在这里创作处《清旷》,谱出 “广陵”、“游弦”、“止息”三首古曲。 发迹于镇江的宋武帝刘裕,仰慕戴rong的才华,曾经数次召其入宫当官,然而戴rong和他父亲一样,多次婉言相拒。后人为了纪念戴家父子,便将他们隐居过的南山一隅叫做招隐山。 招隐山,也叫戴公山。这里山峰四合,林木阴翳,隔绝尘嚣。山中招隐寺,殿宇宏丽,名胜古迹颇多,最富盛名的首推昭明太子读书台和增华阁。昭明太子萧统,乃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广揽博集,文字聪慧,为梁时著名文学家,可惜他死得太早,年三十一岁即与世长辞。招隐寺是昭明太子最喜欢读书的地方,寺内曾有他的塑像,伏案而坐,双眸凝注于书。 增华阁传说是昭明太子云集天下才学之士,最后完成编纂《昭明文选》的所在。《昭明文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文章总集,内容包括诗歌、辞赋、杂文三大类,在我国文学史上立下的不朽功勋。 镇江南山是宋朝大画家米元章作画的地方,他曾结庐定居在此。他的画,尤其是雨天镇江南郊的山色,朦胧美妙,意境悠远。米元章死后,就埋在了这南山。 南山的鹤林寺始建于东晋大兴年间,几经兴废,殿宇犹存。寺前,有鹤山,相传南朝宋武帝刘裕在这儿耕读时,常有黄鹤飞集,因而得名。 从鹤林寺继续,南去二里,幽篁万竿,竹海中有座寺庙,明崇祯年间所建。上世界六十年代,竹林寺惨遭破坏。 竹林寺东是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将军的安息地,赵伯先原名赵生,镇江丹徒大岗镇人,他于1903年东渡日本考察时与黄兴结识,加入同盟会。1909年,赵伯先担任广州起义总指挥,起义失败后,忧愤成疾抱病离世,时年31岁,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政府为了表彰他的功勋,追增他为上将军,将其遗体从香港迁往镇江,葬在这风景优美的南山。 历史悠久的镇江,从来就是一个盛产名人的地方。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是镇江政治上的辉煌的时期,宋、齐、梁、陈四个短命的朝代,镇江一共大大小小出了20来个皇帝。 西晋灭亡的根子是皇家的内乱,到了东晋,士族专权又成了重大的祸害。王氏、桓氏和谢氏家族分别把持东晋朝政。公元403年,在东晋朝中掌握兵权的桓玄废掉了东晋末代皇帝晋安帝,自己当了皇帝,身为镇江北府军最高指挥官,贫苦人家出身的刘裕带着自己的弟兄们又把桓玄干掉了。 刘裕,把晋安帝请回来,重新扶到皇帝宝座上,于是,晋安帝就把内外军政大权都交给了刘裕。刘裕深知老百姓的疾苦,开始招收铲除豪强势力,出台政策让减轻老百姓的赋税,让农民有田种。 刘裕大权在握时,曾带兵北渡长江,先后灭掉了南燕,打败后秦,一度收复了洛阳和长安。公元420年,晋恭帝向刘裕交出皇位,103年无耻的司马家族统治就此终结。刘裕改国号为“宋”,史 称“刘宋”。此时,北方也发生的巨变,北魏政权逐渐统一了北方,与南朝形成对峙局面。刘裕虽然是个只有半壁江山的皇帝,可他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中流砥柱的人物。如果不是他在南方建立起强大的汉人政权,秦汉以来的中国文化的根脉或许真的就会拦腰斩断。 刘裕曾经统领过的北府军,是当时汉人统治的最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顶住了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强势进攻,并多次北伐保住东晋和南朝,同时也保住了秦汉以来形成的汉文化成果,由此坚定了唐朝繁荣的基础。 遗憾的是刘裕只当了两年皇帝就死了,他的子孙没有一个秉承了他的担当和能力。太子刘义苻即位后整天不务正业,被大臣们一杀了之。刘义苻之后的宋文帝刘义隆手段狠毒,杀了很多大臣,尤其是杀了能征惯战的将军檀道济。 不久,刘义隆被他亲生的儿子品行极差的刘劭一刀了解了性命。刘劭继位不久,他的三弟刘骏和刘涎率先发难,攻入健康,砍下刘劭被的头颅,刘骏当了皇帝,这个混蛋上位后便开始吃喝玩乐,暴虐、乱伦成性,杀人如麻。 公元464年,刘骏这个混蛋终于病死,只有16岁的太子刘子业即位,这位新主更是是一个没有品行的杀人魔王。刘子业对身边的大臣、侍从,想杀就杀,他把辅政的叔叔刘义恭肢解后,将看不上眼的叔叔和弟弟全部杀掉。他挑选出三个体型肥胖的叔叔,暴打后装进竹笼,分别称为“猪王”“杀王”“贼王”;有弄来一个 “驴王”叔叔,任其羞辱。 刘子业不义之举让苟活的叔叔们恨如骨髓,他们联手买通侍卫,一刀将其毙命,“猪王”刘彧做了皇帝。安常理推测这个受尽屈辱的刘彧,一定会扭转刘子业时代的恐怖朝风。然而,在这样根深蒂固的帝王体制下,要想改变,谈何容易。 刘彧登基后,也效仿侄儿刘子业的做法,给他的侄儿们全都送去了赐死的诏书。江州的侄子刘子勋不服,起兵反抗。于是,一场叔侄争皇位的内战拉开了序幕,历史上叫“昭穆之战”。这次战争最后虽然是刘彧胜出,可是因为战乱死了很多人,宋孝武帝刘裕的儿子们也差不多死绝了,很多地方首领也都心灰意冷,纷纷投降了北魏。 刘彧当了7年皇帝后,患重病而亡,其刘昱即位,别看刘昱才十岁,杀人不眨眼的风范一点也不逊于他的前辈一天没杀人,他就憋的慌,典型的一个心理超变态的杀人狂。 好多能征惯战的将军都被这个小混蛋皇帝给杀了,有一天,他走进了大将军萧道成的家里,让人在萧道成的肚脐眼周边画个圈,他要用那个圈试一试他高超的射箭水平。大难不死的萧道成决定要为民除害了,不用萧道成的出手,忍无可忍的侍从们一阵乱刀就将狗皇帝剁成了肉酱。 萧道成将刘昱的弟弟刘准推上了皇位,就是宋顺帝。两年后,宋顺帝就乖乖地将皇位让给了萧道成。刘宋政权走完了六十年的路程。萧道成坐到了龙椅上,改国号为“齐”,他就是齐高帝。历史上把他建立的齐朝叫“南齐”或叫“萧齐”。 南梁皇帝老家在镇江 萧道成终止了刘宋政权,自己当了皇帝,国号齐,齐高帝萧道成和宋武帝刘裕人很相似,两个人都出身寒门,生活节俭,体恤民情。齐高帝只做了四年皇帝就离世了,他的儿子萧赜即位,南齐有过十多年的平静。此间,齐武帝帝的儿子萧子良在建康西郊的鸡笼山下盖了一所 “西邸”宅院,经常聚集一些有学问的人来此高谈阔论,还编辑了一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气的《四部要略》的书。
齐武帝立下的太子早逝,次子萧子良没有当上皇帝,坐上龙椅的是齐武帝的孙子萧业,辅政大臣萧子良郁闷而死,另一位辅政大臣萧鸾在一年内废杀了两个皇帝,最后自己上了大位。 齐明帝萧鸾唯恐有人反对他不是嫡生,就把齐高帝的儿孙二三十人,全部赐死了。齐明帝的儿子萧宝卷继位后,杀人的手段一点都不逊于先父。 雍州刺史萧衍不愿束手就擒,抢先发难,攻入皇宫,杀了萧宝卷,另立了一个皇帝,不到一年,他自己就坐上了龙位。萧衍把国号改成梁朝,也叫萧梁。短命的南齐政权只存在23年就寿寝正终了。 梁武帝建立的梁朝,有朝55年,他一个人就统治了48年。这个梁武帝笃信佛教达到了精神分裂症的状态。他在位时,只是在建康城就建了五百多座佛寺,寺庙里供养的和尚与尼姑多达十几万人。公元527年,梁武帝下令在皇宫的旁边建了一座同泰寺,还在皇宫开了一个门,方便他可以自由出入寺院。 忽然有一天,萧衍皇帝对大臣们说:“我要舍身入佛,到寺里坐和尚,为万民祈福”。萧衍说到做到,真就跑到同泰寺剃成光头,穿起袈裟。群臣哭哭滴滴请回龙椅上,如此反反复复地上演了四次。每一次朝廷都要给寺赎金1-2亿万钱。 就在梁武帝最后离开十院不久,也就是公元547年,北方东魏大将羯族人侯景投奔梁朝,梁武帝就让这个异族人统领梁朝的军队北上伐魏。侯景北伐不成,却在梁朝大开杀戒,老百姓岁他揭竿而起。 侯景把梁武帝萧衍关到小屋子里,断水断食,这个喜欢玩当和尚游戏的皇帝竟被活活地饿死了。侯景让太子萧刚继位,他则自封为宇宙大将军,比当今北朝鲜宇宙大将军名号早用了好多好多年。侯景带兵在国内到处屠城,烧杀抢掠,生灵涂炭,哀鸿遍地。 两年后,侯景把梁简文帝也弄死了,立梁武帝萧道成的曾孙萧栋为帝。每到三个月,侯景把萧栋又废了,他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汉”。侯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梁朝旧势力的抵抗,各路人马杀来,健康城破,侯景在落荒而逃的途中被部下斩杀。 侯景被除掉后,梁武帝的儿子和孙子们为了争夺皇位,又相互大打出手。在国家风雨飘摇之时,梁朝大将陈霸先站了出来,自己做到龙椅上,改国号为“陈”,也就是陈武帝。 综上所诉,从镇江走出了的几位南朝的皇帝,没有一个能让自己家族的霸业长久。他们唯一的贡献就已用汉人的血脉坚守住了江南一片热土,不至于整个神州都成为异族的天下。 陈武帝坐上龙椅前后,中国北方的政权也逐渐明朗,五胡的十六国之后,北方的大大小小政权逐渐被北魏鲜卑政权统一起来,北魏后因内乱,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东魏演变成北齐,西魏演变成北周,这两个政权最后的掌门人竟然都鬼使神差地落在了具有汉族血统杨家和高家。 后周的杨坚,其父亲杨忠因有功,被封为随国公,其威望和权势无人可比,杨坚带兵灭掉了北齐,北方一统天下。公元581年,杨坚成了北周的皇帝,改国号为隋,包括杨坚在内,那些于特殊时期改为胡人姓氏的汉人,此时纷纷恢复自己汉人身份。这个杨坚就是历史上很有作为,让汉人重新成为国家主人的功高盖世的人物。 从北魏建国(公元386年),直至北齐和北周,史称 “北朝”,为鲜卑民族统治,与之相应东晋和宋齐梁陈政权叫“南朝”。隋文帝建国后,准备攻打“南朝”,此刻正赶上陈朝的皇帝陈宣帝病死,按照礼节,这个时候不能趁人之危,非常讲究道义的杨坚,撤销了攻打陈朝的计划,等待新的时机。 陈朝立国后,陈武帝做了三年皇帝就死了,接班的人叫陈蒨,是陈武帝的侄子,即陈文帝。陈文帝在位八年,国家治理的还不错,不幸的是其皇位竟然被他的弟弟陈頊夺走,陈頊的名号叫陈宣帝。陈宣帝死后,太子陈叔宝即位,这就是那个历史上积富谈资的陈后主。 陈叔宝当太子时,喜欢读书,诗歌写的也不错。这样的人做个文人雅士还不错,可历史偏偏把他推到国家最高治理者的位置上。 陈叔宝的异母兄弟叫陈叔陵被皇帝梦冲昏了头脑,趁陈叔宝在宣王的灵柩前伏地哭灵时,用锉药刀直刺陈叔宝的脖颈,陈叔宝大难不死,其大脑皮层酒色中枢的兴奋点去被无端激活。 此后,陈叔宝整天地和贵妃们鬼混在一起,提拔和重用的官员也都是和他同流合污者,一些正值的官员不是被免职,就是被杀头。陈叔宝没日没夜地与张丽华和孔贵人等妃子厮混在一起,朝中的奏折都是在同妃子们玩乐时信手签发。 公元588年,隋文帝列举了陈叔宝十二条大罪,决定向陈朝发兵。隋文帝任命二儿子杨广为统帅,五十万兵从东部沿海一直到西部巴蜀,浩浩荡荡,绵延千里。建康城下,守城将军打开城门,带领隋朝大军直逼陈朝的皇宫。隋军将士们在宫中的水井里找到了陈叔宝,从水井里把他拉上来后,发现他还在坏了一手抱着张贵妃和孔贵人。 陈国被灭掉后,陈叔宝和他一帮将相王侯,被押解着到了长安。隋文帝是个很好的人,他严厉地训斥陈叔宝荒淫无道,但没有杀他,给了他住处,提供生活保障,陈叔宝就靠着喝酒吟诗打发的时日。 隋朝统一全国后,南北朝时代也就画上了一个句号。统一了全国的隋朝却是个短命的政权,如同秦王朝过度给汉朝一样,隋之后的唐朝,亦开创了一个大一统的盛世。
最后修改于 2021-02-20 21:23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从西津渡看镇江
下一篇:游镇江焦山金山北固山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